《学术月刊》2022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从“口耳相传”到“著之竹帛”——儒家经典形式转换的诠释学意义
摘要:儒家经典以“六经”为根本,这些典籍的产生与成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期的经典基本上是以口头的方式集结与流行的,到了西汉,始有整体性的书写转换,从“口耳相传”到“著之竹帛”,在儒家经典传衍史上是一次巨大的变革。文字书写的出现将口语表达做了抽离化的处理,产生了提升与变形,在理解的复杂性上便远远超出了原有的表意。因为去情景化的缘故,文字书写为后续的理解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歧义性,也打开了无限的释义空间。书写对于口语而言,不只是具体的内容得以记录,而且扩展了记忆的历史,使得片段的、不连贯的记忆变成了可以叙事的统一体,一种有限的具体性便融入了普遍的世界关系之中。从口传到记录成文,再演变成为有系统体式的各类文章,这就为书写和阅读的诠释学间架奠定了基础。在此形式转换中,汇聚成篇的经典文本成为观念交互性展开的集散地,也是人们从历史经验来观照自我、汲取思想养分的重要源泉。
关键词:儒家经典;口传;文字与书写;文本体式;诠释学
作者:景海峰,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东深圳518060)。
“布伦纳辩论”及其马克思
主义思想史效应
摘要:20世纪70年代发生、持续近20年的“布伦纳辩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其发起人布伦纳赓续英国史学马克思主义重视历史经验的传统,在著名的“多布−斯威齐之争”的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进行独特阐析,强调地主、自耕农、佃农之间的阶级斗争及其形塑的社会财产关系,才是“过渡”发生、完成的关键。由此,布伦纳左右开弓,既和诸如人口决定论、商业或贸易决定论等非马克思主义观点争辩,也和主张生产力决定论的正统马克思主义争辩。“布伦纳辩论”使很多马克思主义者卷入其间,直接催生了当下颇有影响的“政治马克思主义”,也同时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史、阐释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如如何理解“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最初形态到底是农业的还是工业的;在更深层次上,则牵涉如何对待生产力决定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归属。对之仔细梳理和认真挖掘,对建构和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颇具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布伦纳;“布伦纳辩论”;生产力决定论;马克思主义
作者:关锋,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东广州510631)。
推理主义:逻辑与意义理论
摘要:很多人习惯于自下而上从词项之意义出发去理解语句进而把握推理,推理主义者则倒过来由推理去解释语句和词项,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决定于它们在人类推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我们在理解他人主张或掌握某些概念时应重点关注它们如何充当某一类推理的前提和结论(或是其中的一部分)。当这种革新观念的理论效应正在当代认识论、语言哲学等领域持续发酵和释放时,不应忘记它的逻辑学根底和渊源。然而,推理主义并非简单地抬高现代逻辑的价值,毋宁说,它让我们有机会重新理解逻辑学的本性及地位,尤其是逻辑与当代哲学的内在相关性。哲学家们在把肇始于逻辑学领域的推理主义路径发展成为全域性的语义推理主义的同时,也在整理和重塑现代逻辑的基本观念,从而使得我们对“何谓逻辑”“逻辑的认识论”“逻辑与理性的关系”等根本性逻辑哲学问题的回答,呈现出新的面向和复杂性。作为逻辑与哲学深层互动的最好例证之一,推理主义的诞生及其在当前哲学界的影响力表明,逻辑学并未失去它曾在20世纪哲学研究中所享有的“引擎”地位。
关键词:逻辑常项;推理主义;推理规则;意义
作者:张留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哲学系教授(上海2002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属性、行为和规范——《资本论》的启示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根据资本的属性及其二重作用,对资本行为需要趋利避害,依法加强对资本运行的有效监管。第一,收入存在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在资本积累时就可能产生贫富两极分化。中国现阶段的财富差距明显超出收入差距,主要是由财富积累的差距带动的。第二,资本扩张是在资本运动中实现的。在实体经济领域中的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具有提高资本效率和效益的积极效应。由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居垄断地位的民营企业有扩张的冲动,官员权力的介入、资本市场运行和互联网平台为资本的无序无限制扩张提供了快速和无边界的技术条件。为了防止由此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对私人垄断性资本扩张需要有负面清单制度的限制。第三,资本市场是公开的资本交易的场所。资本市场的运行离不开虚拟资本,采取各类证券形式的虚拟资本在资本市场上运行产生的负面效应,涉及资本脱实向虚和虚拟资本野蛮生长的问题。规范资本行为的关键是完善和规范资本市场。资本无所不能,资本风险无所不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只是规范资本本身的行为,还要规范资本无序扩张的外部环境,如防止权力和资本的结合、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属性;行为;规范
作者:洪银兴,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经济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93)。
师范教育与经济发展:
来自近代中国的证据
摘要:基于清末中国发展师范教育的历史情境,可实证分析师范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利用师范教育在时间和地区上的双重差异构建识别策略,研究发现:(1)与师范教育诞生之前相比,师范教育发展更加迅速地区相比师范教育发展较为迟缓地区经历了更快的人口增长,说明清末师范教育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2)师范教育的积极作用在初始经济状况较差地区更加突出,意味着师范教育具有促进地区经济收敛的潜力;(3)师范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是为新式小学提供师资。本研究首次分析了师范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新近经济学研究对不同教育的经济贡献差异的关注,结论也对教育基础薄弱国家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政策参考价值。
关键词:师范教育;经济发展;近代中国
作者:张军,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教授(上海200433);李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资本竞争视域下的最优贴现率
摘要:通过将主流经济学中针对产品和要素配置的市场竞争拓展到资本领域,可以从资本价格和贴现率入手,构建一个资本竞争的范式。任何贴现率都面临收益和风险之间的权衡,资本之间的竞争最终取决于资产的临界贴现率。要达到风险—收益的最佳组合,就需要在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之间重新配置信用。在开放经济下,不同的资本市场分别通过调控贴现率和信用额度相互竞争。货币政策的核心,就是管理贴现率以避免任何一个层级的资产价格因信用额度不足而崩溃。面对布雷顿森林体系2.0版本,中国必须做好独立创造基础货币的准备,不恰当的财税改革可能令中国不战自溃。贴现率对虚拟和实体财富具有完全相反的效果,进而导致财富管理两难,“双轨制”很可能是“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唯一的制度路径。
关键词:现代经济;临界贴现率;信用结构;双轨制
作者:赵燕菁,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福建厦门361005);宋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风险社会对参与决策的拷问
摘要:在工业社会中,决策使“凡事预则立”真正落到了实处,人类亘古就有的为行动事先谋划的追求得到了决策的充分诠释。在20世纪中,随着管理学的出现和人们的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决策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并形成了一门被称作“决策科学”的学问。它对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然而,在人类走进了风险社会时,既有的决策方式还能不能发挥其作用,特别是参与决策以及协商民主决策是否可行,就是一个不得不加以研究的问题了。风险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行动和决策所面对的是偶发事件,而且回应时间非常紧迫,决定了模式化、程序化的参与决策都必然存在着回应性不足的问题,以至于我们必须寻求替代性的决策方式。风险社会中的决策方式是一种“感应性决策”,是基于对风险、危机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综合因素的直接感应而做出决策的方式。
关键词:风险社会;参与决策;协商民主;感应性决策
作者:张康之,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18)。
通过福利国家实现的社会规约与国家治理——基于英、德、美三国实践的比较研究
摘要:近代福利国家迅速发展,尾大不掉的重要原因就是福利国家可以在客观上起到的社会规约功能。英国工业化早期的济贫法体系,德意志帝国的社会保险立法,美国社会福利政策的社会界分等都具有很重要的社会规约功能,不少还具有社会强制性。但是,俾斯麦为了实现更好的社会规约而进行的社会保险立法为欧美绝大多数国家所逐步借鉴和采纳。在客观上,西方福利国家起到了良好的社会规约效果:通过福利国家能够实现对人口、信息、人口流动、国民财富等社会资源实现有效的社会规约和社会再分配。通过福利国家实现社会规约和整合功能,可以为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所借鉴,只是需要对其具体方法做一定的优化和改进,进而有利于提升中国国家的治理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国家治理;福利国家;公民身份;社会规约
作者:陈兆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教授(上海200234)。
行政执法中声誉制裁的
法律性质与规范形态
摘要:行政执法中的声誉制裁可以区分为确认型、公示型与处罚型三种理想类型。确认型声誉制裁中包含了行政执法机关实施的行政确认行为,以及与其相链接的多种其他行政制裁措施(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与其他制裁措施等),其规范形态主要存在于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中。公示型声誉制裁中包含了程序性行政行为、政府信息公开行为与行政强制执行行为,呈现了多样化的规范形态。处罚型声誉制裁中包含了行政处罚中的声誉罚与人身罚,前者主要体现在通报批评相关的法律规范中,后者则并无法律规范依据,属于违法的行政处罚行为。
关键词:行政执法;声誉制裁;通报批评;违法事实公布
作者:黄锫,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92)。
从家国到人民共和国:“天下−中国”转型的历史逻辑
摘要:作为一个政治早熟的文明共同体,中国社会在数千年前就形成了特有的“天下”观和“天下大一统”理论。然而自启蒙运动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民主权”“民主共和”理念的传播,传统以“天子”为核心的君主国模式,因其无力维系国家的和平统一与社会的稳定发展,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在此后的百余年内,中国人对如何统一中国为“真正的人民共和国”进行了艰难且曲折的探索。最终,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基于社会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国家建构模式,既落实和维护了中华文明“天下−中国”的传统,又符合了民主共和理念的基本要求,同时还丰富了现代民主共和国的多样性,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家建构;天下;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
作者:程雪阳,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公法研究中心教授,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江苏苏州215031)。
解释、充分解释与一般理论的建设
摘要:“理论”就是一组以特定逻辑格式联结起来、可用于解释相关经验事实的抽象观念或陈述。“解释”就是找出某种现象得以发生的原因,从形式上看,只要找到一个被我们认为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即可。“充分解释”则是必须要通过不断追溯找出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从形式上看,这就意味着将待解释的具体经验事实不断从相对更为抽象的陈述或命题中推演出来,直至这一过程无法或无需继续时为止。最抽象、最一般的理论陈述构成对有待解释的事实陈述进行充分解释的最终逻辑依据,它的形成是该领域在该范式引导下所开展的研究活动达到相对完善程度的标志。加强一般理论的建设应该是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各门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建设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解释;充分解释;一般理论
作者:谢立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跨文化、翻译与社会科学本土化——兼论儒家的西方遭遇
摘要:文化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中的翻译活动。不同文字间的学术交流本指望通过语言转换实现对源语地文本之理解,却因母语特点而不能得到忠实的再现。无论是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努力向西方世界翻译儒家经典,还是严复等中国知识分子试图向中文世界翻译《天演论》及一系列西方概念等,其翻译中的文化策略与自我矫正造成知识本土化之发生。所谓翻译的对等性,应具备跨文化语义上的一致性。由于自然科学在其学术共同体中建立了共同的符号系统,故实现了这一点。可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由于翻译活动始终面临创造性反叛,使源语地的文化观念或文本中的原有立场、内在框架与基本假定在转译中都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改变。
关键词:可通约性;翻译策略;儒家经典;消极本土化;积极本土化
作者:翟学伟,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23)。
文学语言与当下汉语建设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越来越偏离文学语言,主要表现为网络语言、“符号化”的翻译词、口语和方言词语大量进入现代汉语,再加上不正确地复活已经废弃的文言词语,现代汉语品质明显下降。现代汉语应该重回文学语言的传统和标准,应该规范化,重回胡适“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双向运动。语言学研究和词典编纂都应该以文学作品为语料和语库。词典编纂不能“见词就录”,而应该让那些低俗的、粗鄙的词语自生自灭。现代汉语的纯洁与健康需要所有写作者的自觉维护与遵守,也是语言学家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汉语建设;词典编纂
作者: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金华321004)。
歧义纷呈的“漩涡”: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的生成与流变
摘要:1930年代,围绕施蛰存主编的《现代》出现了两个创作群体,即“现代派”诗人和“新感觉派”作家。这两支队伍在人员构成和创作风格上多有交叉重叠。经由30年代文学场的合力构造,尤其是左翼阶级话语的反向定义,它们逐渐被典范化为与现实主义判然二分的形式主义流派,并在此后峻急的政治形势下淡出文学舞台。80年代学界以“现代派”的名义重新发掘“新感觉派”,将其追认为文学史上首个现代主义流派。至此,30年代诗歌领域的“现代派”和小说领域的“新感觉派”成员合流,形成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刘呐鸥、穆时英为核心成员的“现代派”。在新时期为这一流派清理历史浮尘和正名重建的过程中,或受制于历史遗留观念的影响,或出于意识形态站位的需要,其初始内蕴有时也可能发生位移,形成新的遮蔽。
关键词:《现代》;“现代派”;“新感觉派”;施蛰存;现代主义;形式主义
作者:高世蒙,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作家年表整理和编撰略叙
摘要:20世纪70年代“五七干校”时期文学的材料,是一个亟待收集和整理的领域,因为它正处在散佚的过程之中。根据目前有限的材料,可大致编撰出一个“年表”,但由于缺少较为丰富的背景性的材料做支撑,它虽能拉出一条简单的历史线索,却语焉不详或仅有孤证之处不少,这便是论文写作的由来。文章根据年表,对现存及待辑佚的材料简况略作叙述,对有关疑点和校勘例证也略作举要,尚有一些问题,也隐含其中,有待进一步的丰富补充。
关键词:“五七干校”;年表整理;辑佚;疑点;校勘举要
作者: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明初以来长江口南岸地理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响应
摘要:明初以来长江入海口主泓道摆动影响下的海岸带地理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响应过程,反映了长江口主泓摆动的历史周期性和相关人地效应。研究发现,明代初期长江主泓南偏的效应已在江口南岸的岸线坍海以及盐业生产衰减等方面有明显的表现,此后随着南支排水量的继续增加,淡水对盐业生产的影响范围也向南扩展推移。自明初至20世纪中期,金山以北各盐场因海水变淡而相继停产,原盐场区域转变为农业种植区。江流南偏对长江口南岸海岸线、水系、水利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黄家湾为节点的北坍南涨、淤涨型岸段的海塘增筑及海塘内外水系的衔接、坍进型岸段的入海河流塞断及海塘内外水系的隔离。
关键词:长江口;南支;盐场;岸线;水系
作者:吴俊范,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200234)。
18世纪唐通事眼中的中日贸易与长崎社会——新见抄本《琼浦闲谈》研究
摘要:域外汉籍是推进东亚海域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收藏的《琼浦闲谈》,是一册迄今尚未受到学界关注的珍稀抄本。该书成于唐通事之手,生动地状摹了18世纪的中日贸易与长崎社会实态。研究发现:《琼浦闲谈》所述具有特别的史料价值,由此应充分重视活跃于长崎的福州府属人群之乡土背景。具体说来,江户时代在长崎的不同人群之信仰彼此交融,既有中国人对日本神明之借用,又有中国各类信仰崇拜移植日本的更多例子。除了人们习知的儒家圣堂(孔庙)、妈祖信仰、佛教黄檗文化之外,道教系统之“九使”信仰在长崎的影响亦值得特别关注−“九使”由原乡福清的荒洞蟒神到东亚海域史上舍生取义之林姓神明,“九使”信仰从福州府属庶民之“九使诞”俗以及府城倡门邪神崇拜再到融入长崎盛大的诹访神事活动,其间的嬗变轨迹,彰显了东亚海域跨文化风俗传播的复杂性与丰富内涵。透过对福州府土神“九使”与长崎诹访神社信仰之渊源等的分析,可以管窥传统时代中国文化的传播及其相关影响。
关键词:《琼浦闲谈》;唐通事;长崎贸易;九使;诹访神社
作者:王振忠,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上海200433)。
“严熊书札”的节钞与刊布问题发微
摘要:以严复手稿为依凭,以“严熊书札”的节钞和刊布为考察中心,从胡先骕阅读和处理“严熊书札”时的心路、学路及时势出发,对其推出“二次阅读”文化产品的原因、过程等,做了一个初步的分析,获得了如下的认识:一、“严熊书札”之所以刊布,在于它作为思想资源,反映着文化保守主义的同声相求及价值取向。二、根据“撷其菁华”的宗旨,胡先骕选择了最有价值的内容公之于众。“菁华”的判定,既来自严复思想本身,更有着胡氏的阅读体验和时势刺激。三、在“书札”的节钞过程中,删芟的内容,既有对不合旨趣者所作的放弃,但在特定的政治时势下由于颇存顾忌,或因思想立场的冲突而带来困扰,有些符合旨趣者也隐去不提。
关键词:“严熊书札”;节钞;刊布;严复;胡先骕
作者:王刚,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330022)。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2022年第1期
2022年第2期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4期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